总导演陈辰揭秘《时间的答卷》第二季:采访像“出舱”,演绎像“指月”

大型主题节目《时间的答卷》第二季已于10月16日起每周末黄金档在东方卫视播出,通过讲述六个榜样人物与时代同行的追梦故事,分享六份鼓舞人心的高分答卷。

首期讲述中国载人深潜第一人叶聪,节目播出当天,《时间的答卷》第二季登上微博综艺影响力榜电视综艺TOP1,节目主话题阅读量破2.6亿。讲述特级航天员聂海胜的第二期节目播出当天,斩获快手文娱热榜1个,节目主话题阅读量破2.7亿。10月28日播出的第三期节目讲述三代考古人“接力”发掘三星堆的故事。

《时间的答卷》第二季如何突破创新,成为年轻人喜欢的节目?节目制片人、总导演陈辰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。

在人物的工作场景中做访谈

《时间的答卷》第二季节目以“我和我们的未来”为主题,在第三期节目中,主创团队来到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边,带着观众梳理三星堆“横空出世”的历史脉络。三星堆遗址工作站69岁的前任站长陈德安、59岁的现任站长雷雨、35岁的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,讲述三代考古人“接力”发掘三星堆的故事。节目团队多次奔赴三星堆遗址现场拍摄,在人物的工作场景中做访谈。

节目用访谈和观影贯穿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,让主角人物与过去的自己相逢,重新梳理人生关键时刻。“我们预算有限,没办法用大量VR来实现棚内舞美置景,但我觉得人物访谈节目更重要的不是在技术和视觉上的拓展,而是要让人感觉真诚和真实。”陈辰介绍,节目组放弃了传统棚内屏幕+剧院的形式,而是选取主角人物的人生关键现场和特定地标,将故事讲述切入现场,带来身临其境感。

邀约过程非常困难,除了疫情影响外,受访者的工作繁忙也是重要因素。陈辰透露,“八一勋章”获得者、特级航天员聂海胜和“奋斗者”号总设计师、万米海试总指挥、中国载人深潜第一人叶聪,是两位最难约到的采访对象。他们本身很少上电视节目,而且,他们工作的场所是很难进入的。

为了能在中国航天员中心的模拟实验平台采访聂海胜,节目组锲而不舍地“追”了他几个月。由于进入人数有限制,录制时,团队几十名成员只能分批进入,第一天进去搭景人员,第二天就只有摄像能进入。

陈辰还记得聂海胜在机器打开前充满鼓励地说,“能够进到这里,你们真的很执着。”陈辰回答:“为了跟您聊天的这个下午,我们做了各种方案和多次彩排、演练,就像出舱一样,只有一次机会,只许成功,不能失败。”

陈辰还记得采访叶聪是在他的工作场所附近,户外布置成露营风格。那天一直在下雨,只有录像的那几个小时几乎没有雨。“虽然他们都是很有成就的人,但聊天时非常平实、质朴,也很配合。也许这些人物进了舞台会有拘束感,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聊天会比较放松。”

“人生影院”是指向月亮的手

“对我们来说,形式一定是为内容和故事服务的,它就像一个指向月亮的手指,但你不能让别人看到这根手指,而忘记了看月亮。”陈辰认为,最好的融合是大家不会觉得看了影视又看采访很跳脱,而是觉得过程流畅、没有突兀感。“陈晓很朴实,也贴近聂海胜精练、瘦削的样子。他素颜出演,我和他说,你真的演得非常好。陈晓说,我并不是真的要演绎他,只是老老实实地去还原他当时的一个状态。”

这一季选择的演员和原型人物大都相似。演员刘雅瑟将演绎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获得者“河狸公主”初雯雯;小沈阳和沈春阳夫妇,将演绎悬崖小学支教教师、“最美奋斗者”获得者李桂林、陆建芬;演员杨皓宇将演绎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、中国首席痕迹检验专家崔道植。

用这种影视演绎的方式,希望突破传统访谈,找到打开一个人的新方式,塑造让观众过目不忘的人物记忆点。影视部分的剧本编写同样很难,节目组需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戏剧性。而且,由于内容涉及许多专业细节,一个剧本往往要来回改十几稿。写叶聪这期的剧本,许多术语都是编剧现学的,写完再去和研究所核实,甚至在录制时,影视编剧也来到现场,趁采访间歇反复问叶聪,“这样是对的吗?这样说合适吗?”

“希望这部片子在播出后能让观众对未来充满期待,更希望激发当代青年的思考——如何实现自我成就?把个人的选择和时代的需要,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,把个人的‘小我’融入实现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的‘大我’之中,才是最美好的人生的答卷。”陈辰说。

标签: